说明:八年级音乐教案(通用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一、竖笛教学的背景及意义
真正让我对器乐教学进入课堂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缘起于一次音乐期末歌唱考核后的反思。在对高年级学生歌唱考核后,我惊讶地发现几个现象:第一,班级整体歌唱水平的差异竟然完全体现在班级男生整体歌唱音准、节奏、情感的差异上。歌唱水平不佳的男生大多处于变声期。第二,所有班级女生的整体音乐歌唱水平远远优于男生的歌唱水平。歌唱对女生而言似乎不是那么困难。第三,个别男生处在变声期,音准极好,但声音弱小,缺乏自信或是能够用假声非常准确地演唱出歌曲的音高。有了这样的发现,当时我就得出一个结论:提高高年级男生的歌唱水平某种程度上就是提高高年级整体歌唱水平。
与此同时,也想到了一些对策:第一,把变声期用假声歌唱的那位男生作为个案去分析研究,提炼指导变声期男生歌唱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深入探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第二,在校为学生搭设整班表演的平台,培养整班竞赛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提高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欲望,促使整班歌唱能力的提升。第三,切合实际,提供选择,变革考核方式促进变声期男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实际效应。
很多男生无法跨越变声期的困扰,应在心理上对其进行疏导。男生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表现音乐,如果还是单单从歌唱方面对男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进行考核,显然不切实际,也有失公平,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介于整班歌唱考核的现象和结论,我真切地意识到:完全可以容纳小乐器的演奏,如竖笛、口琴、葫芦丝这些乐器每节课5至10分钟的集体教学,以或舞蹈或说唱的形式进行考核。让男生和女生采用适合自己的音乐表现方式,让学生拥有多种表现音乐的方式,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而且从根本上提高了表现音乐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规划意识,才会产生学习音乐的信心,表现音乐的自信。
有了以上的教学反思,本学期开学初我针对学生学习竖笛的意愿进行了调查,调查前向学生阐述了把竖笛引入课堂的原因:竖笛能更好地让我们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表现音乐的方式,甚至会成为我们终身音乐学习的伙伴。调查结果是:每班超过七成的学生希望把竖笛引入课堂。于是我决定在第三周就开始竖笛教学。
二、竖笛教学的方法及反思
几年前的竖笛教学经历是我再次开展竖笛教学的第一教学资源。当时第一节课我就把竖笛的构造、指法、从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c音阶统统教给三年级的学生,生怕学生学不会而无法很好地在第二节课学习法国儿歌《两只老虎》。结果花费了很长时间整班才勉强完成《两只老虎》的齐奏,当时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累”,甚至认为学生的愚钝。虽然在当年的六一文艺汇演中,在教师电子琴伴奏下,挑选了近20个学习优异的学生表演了竖笛合奏《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曲而广受好评,但是当想到整个班级还有近30个学生没能参加演出,就觉得没能很好地落实器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集体展演”的第一教学原则。
于是我深刻地认识到器乐教学不是有了充足的学习技巧,才能够正式学习吹奏乐曲;刻意地追求技能,只会残酷地流失学生对器乐教学的兴趣。提高器乐教学的情趣和效率,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面向全体的学生,起始阶段紧紧围绕旋律音少、节奏简单的乐曲展开教学。教学目标要难易恰当,以“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到”为出发点;教学过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形式要丰富多样,吸引学生;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激趣促效;教学宗旨始终落实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体验器乐学习乐趣”上。
1.选曲定调是关键
在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整班八孔竖笛器乐教学为原则背景下,介于多年前竖笛教学的经验,以及苏教版歌唱教学内容编排的启示(旋律、节奏、音程简单易学,知识技能积少成多、循序渐进),教师首先考虑竖笛教学所使用曲目旋律音要少、节奏简单;其次,曲目选择的调式涉及到的音符是否易于吹奏。笔者选择苏教版三上《乃呦乃》一曲,挑选G大调作为首次竖笛教学的调式,把较易吹奏的三个音:小字一组的g音、b音,以及小字二组的d音作为竖笛教学第一课学吹的音符。实践证明:八孔竖笛最易吹奏的音域范围在小字一组的e音至小字二组的d音之间。而《乃呦乃》在初步教学时之所以定在G大调就是围绕这一理念。第四周从我教室里传出钢琴轻柔伴奏下,整齐、悠扬的竖笛声时,从门前经过的师生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
2.同曲移调是妙法
平日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首具有鲜明特征的乐曲背后隐藏的巨大音乐教学价值。像《乃哟乃》这首土家族的儿歌之所以成为高年级八孔竖笛教学的首选曲目,我这样来分析:
(1)音符较少:只有主和弦的三个和弦音。
(2)节奏简单:只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两种时值的节奏组合。
(3)音程稳定:以主和弦的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为主。
(4)适合移调:《乃哟乃》一曲歌唱教学中定调为C大调,而如若在八孔竖笛的起步教学阶段一开始便选择C大调,则会给教学带来负担和困扰,因此需要移调。
我们不仅要考虑所选乐曲的定调是否可以演奏,而且需要进一步思考选定的调式是否最大限度地便于教学,以及深刻认识所选乐器的演奏特征,演奏音符的难易来确定调式。同时,我们必须娴熟地掌握常用调式近关系的转调。C大调近关系调式不就是上方纯五度的G大调和下方纯五度的F大调吗?对于《乃呦乃》此曲而言,C大调下的乐曲吹奏在八孔高音竖笛中是极限,而近关系的F大调和G大调远远易于C大调的竖笛教学。之所以先选择G大调展开教学是因为此调的演奏指法比F大调容易掌握,特别容易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就感。在整班学生能熟练吹奏G大调的《乃呦乃》一曲后,F大调的《乃呦乃》自然成为教学的首选,然后才是C大调《乃哟乃》一曲的教学。《乃哟乃》三个大调教学完成后,我并没有终止此曲的移调教学,而是果断选择D大调《乃哟乃》的教学。因为学生掌握C大调的中央c八孔全按指法后,对于D大调下的升fa(全按的基础上,只需空出四孔)一音的学习就很容易。有了这四个调式的音程学习,实际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除小字一组e音外C大调的基本音阶,以及小字二组d音的指法。这就为学生学习含有更多音符、更多音程,复杂节奏的乐曲,乃至轮奏、多声部合奏形式的乐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技能教法是保障
吴斌老师指出:“竖笛技能上的问题,不是指老师们在器乐合作中的问题。而是声音控制上的问题。竖笛合奏要求的声音是直的,而有的老师的声音是波浪形的,有的声音是开始强而后弱的,这都是不良的吹奏习惯……其实我们最初学习的这个最简单的――一个长音的吹奏技能,就是器乐学习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2]”介于学习到吴斌先生对器乐教学基本技能一针见血式的指导性建议,以及个人对八孔高音竖笛这件乐器特征的理解,在 ……此处隐藏19597个字……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之后取平均分数。
三。 考核形式:集体观摩(一楼音乐教室)
考试要求:考场肃静,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嬉笑,不许打电话。按照学号先后顺序考试,考试的同学要报清班级、学号、姓名、弹奏曲目
四.评分依据:
1. 基本情况(音准、节奏、手型、手指等):
(1) 正确(90——95分)
(2) 基本正确(80——90分)
(3) 尚可(60——80分)
(4) 问题严重(60分以下)
2.弹奏技术:
(1) 好(90——95分)
(2) 较好(80——90分)
(3) 一般(60——80分)
(4) 很差(60分以下)
3.完整性、流畅性:
(1) 跑动流畅,弹奏完整 (90——95分)
(2) 比较完整,个别失误 (80——90分)
(3) 个别中断(60——80分)
(4) 连贯性很差(60分以下)
4.艺术表现:
(1) 很好(90——95分)
(2) 较好(80——90分)
(3) 尚可 (60——80分)
(4) 较差(60分以下)
5. 演奏速度:
(1) 与乐曲要求基本相符 (80——95分)
(2) 与乐曲要求有偏差(60——80分)
(3) 与乐曲要求偏差较大 (60分以下)
6. 与上学前相比进步程度:(这项内容由各自任课教师打分)
(1) 进步很大 (90——95分)
(2) 较大进步(80——90分)
(3) 一般(60——80分)
(4) 无多大进步(60分以下)
7. 综合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综合评定):
(1) 优秀(90——95分)
(2) 良好(80——90分)
(3) 一般 (60——80分)
(4) 差(60分以下)
(三)根据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为主要评分依据的钢琴必修课结业考试评分方法
一。考试内容: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首练习曲(最低程度相当于599初中期)、一首乐曲(乐曲可为儿歌)。
二。 评分分数范围:百分制计分,最高分为95分,60分以下视为不及格 。
三。 计分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幼儿教师,去掉一个最低分,之后取平均分数。
四.评分依据:
1.基本情况(音准、节奏、手型、手指等):
(1) 正确(90——95分)
(2) 基本正确(80——90分)
(3) 尚可(60——80分)
(4) 问题严重(60分以下)
2.弹奏技术:
(1) 好(90——95分)
(2) 较好(80——90分)
(3) 一般 (60——80分)
(4) 很差(60分以下)
3.完整性、流畅性:
(1) 跑动流畅,弹奏完整 (90——95分)
(2) 比较完整,个别失误 (80——90分)
(3) 个别中断(60——80分)
(4) 连贯性很差(60分以下)
4.艺术表现:
(1) 很好(90——95分)
(2) 较好(80——90分)
(3) 尚可(60——80分)
(4) 较差(60分以下)
5. 演奏速度:
(1) 与乐曲要求基本相符 (80——95分)
(2) 与乐曲要求有偏差(60——80分)
(3) 与乐曲要求偏差较大 (60分以下)
6. 音乐风格把握:
(1) 把握较好(90——95分)
(2) 基本准确(80——90分)
(3) 尚可(60——80分)
(4) 较差(60分以下)
7. 达标程度(根据以上内容综合评定):
(1) 优秀——达到A组教学目标 (90——95分)
(2) 良好——达到B组教学目标 (80——90分)
(3) 及格——达到C组教学目标 (60——80分)
(4) 不及——不达标(60分以下)
结语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高学历、高素质幼儿师资培养的一种优化模式,而钢琴基础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儿歌伴奏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方面,也是未来岗位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目前的五年制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不利于对学生全面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态,教师势必要转变思路,通过分析大胆去尝试和探索,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教育学生,培养一批真正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硬,具有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幼儿教师。笔者经过上述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希望本文可以对今后五年制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方面的研究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五年制学前钢琴教学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10.
[2]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
[3]刘国权赵光辉。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
[4]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6]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2.
[7]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8]郭瑶。儿童趣味钢琴曲集[M].湖南: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7.5.
[9]陈暐。钢(风)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
[10]许民。孩子们喜爱的儿童名歌钢琴曲。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10.
[11]陈福美。儿童钢琴趣味教程[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3.
[12]吴晓娜、陈永。中国风格钢琴曲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13]郑大昕。中外少儿流行歌曲钢琴伴奏曲谱[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5.
[14]潘如仪、陈云华。钢琴即兴弹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八年级音乐教案(通用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