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环境政府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区委政府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自查自纠报告区委政府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自查自纠报告
《区委政府20xx年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自查自纠报告》是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自全面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牵头组织开展营造创业投资发展环境活动,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工作,进入自查自纠阶段,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就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营造浓厚气氛。一是突出主题。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组织召开成员单位协调会议,部署营造创业投资发展环境活动工作。各成员单位把此项工作作为本部门现阶段重要工作来抓,突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活动主题内容,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使每一位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开展“风清气正”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干部职工中营造出开展“风清气正”活动的浓厚氛围。二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成立了营造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创业投资环境工作小组,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小组由经济发展局牵头,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金凤工商分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各单位相互配合,思想汇报专题共同完成目标任务。三是制定方案。各成员单位按照《区关于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进一步营造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创业投资环境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并从大力推进“诚信金凤”建设、营造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创业投资环境,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强化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开展专项治理建立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进行了分工,为下一步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广开言路,问政于民。一是领导带头征求意见。区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先后主持3次会议,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区经济发展情况和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征求企业需要党委和政府协调解决土地指标、融资等问题。二是广开言路。向企业和各有关部门发放了征求意见表85份,归纳整理了5条意见和建议。经济发展局在新城商业广场,现场征集了11条意见或建议,接受咨询100多人次,解答群众30多个问题。地税局开展了“让群众讲出心里话“的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在为纳税人排忧解难的过程中真心征求群众意见。三是丰富载体征求意见。设立了工业集中区、新城浩海房地产开发公司设立了2个征求意见点,落实了专人收集意见;并公布了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定期开箱收取意见。
通过各种形式,共发放征求意见表300余份,征得涉及加强作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办事实等意见建议44条,各单位对在一、二阶段查找出的问题、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公开承诺,积极进行整改。
三、提高效率,扎实进行整改。一是搭建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创建“勤廉为民五好机关”为载体,深化活动内容,纵深推进整改工作,进一步提振工作状态。二是推行保障措施。推行“日清日结”、“事不过三”、严禁“打回去”、签字负责制”工作措施。即每个工作人员要做到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当天向局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耽误工作就要受到处罚;“事不过三”,即一件事不能超过3个人办理(加局长本人),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减少因一项工作由几个业务部门或工作人员先后处理,扯皮拖拉,浪费时间,谁都不负责任的现象。严禁“打回去”,如出现不符合要求或表述不清楚的情况等,由主办人员给前来办事人员讲清楚如何办理、如何改进,不允许打回去,浪费时间,耽误事情。“签字负责制”,任何签字都必须经过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审核,并签注是否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合规性、合理性的意见。三是提升服务效率。完善文明”引领台”职责,设立“5019225“便民服务热线,指定文明引领服务。各单位建立了证件集中送达、对特殊群体上门服务、特殊情况全程代办机制,实行让办事企业“一听明白、一看知道、一问清楚、一办满意”的“一次性办结”、“一站式”服务。正在组织编写《中小企业服务指南》,将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四是开展“移民连心活动。一方面,制定了移民帮扶“四包干”职责及“六个一”帮扶措施,范文写作给每户群众发放一套灶具、一吨碳、一袋面和一桶油等生活必需品,确保过度生活稳定。由县级领导、科级领导、良田镇干部、农业技术人员与移民层层结对帮扶,重点进行种植技术帮扶,捐赠衣物1000余件、粮油660袋、食用油660桶,切实帮助移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组成由常委、政府常务副区长带队的19人工作组远赴彭阳,开展“一带两送”活动,走访入户,向移民群众带去岗位信息、送去技术、送去温暖。有3家企业带去240个岗位,签订用工协议60份;组织温棚实用技术培训4期,培训300人;开展就业创业知识讲座4期,培训300人(次),慰问即将搬迁移民群众100户,发放面粉100袋、食用油100桶。五是优化政策环境。正在拟定《区生态移民管理办法》促进移民地区经济发展;修改《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区招投标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修订《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区工业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实施意见》、《区促进工业发展实施意见》,范文top100下发《区妇女创业贷款互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发展措施。六是增强财政扶持力度。本级财政列入预算300万元的资金,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筹措资金100万元,支持银川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增强实力,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协调
为企业解决贷款5000万元,发放小额贷款800万元,落实青年创业贷款2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七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建设责任考核机制,政府与两镇、五个街道办事处和16个单位签订20xx年项目建设责任书,力推158个项目的实施,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力争突破170亿元的目标任务。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个实施方案的“四个一”项目落实机制,制定下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考核细则》,对项目建设实施“一票否决”,对影响项目建设及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取消单位及单位“一把手”评先资格,并扣减公用经费;对推进项目有力、完成进度提前、建成项目优良的,予以表彰奖励,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依据之一。召开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启动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18个项目和中海社区60万平方米房地产项目建设,集中签约项目4个,协议资金达到1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责任,严格措施,提高效率,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特别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发展环境最优区。
【第2篇】江北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 ……此处隐藏1355个字……日【第3篇】2022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报告。
一、概述
2022年,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继续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提高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质量,积极推进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提供服务保障。
(一)对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进行部署。
2022年,环境保护部重点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22〕73号)要求和部署,结合工作职责及信息公开工作现状,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印发《关于当前环境保护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环办〔2022〕86号),对落实国务院重点工作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同时,结合国务院提出的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各项工作任务,分别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和工作措施。
(二)推进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部印发《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环办〔2022〕30号),继续做好74个重点城市、496个国控监测站点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的实时发布工作,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月报》,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2022年1月1日起,实时发布161个地级以上城市884个国控监测站点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aqi)值。实时发布全国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监测数据,按时发布《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公告。发布环保重点城市年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等信息。发布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及《中国环境质量报告》。
(三)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部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22〕103号),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审批结果、验收结果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开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起,全文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文件,公开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文件,在全国环保部门实行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公开。
(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政策措施和治理效果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加强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发〔2022〕74号)和《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及时、主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印发《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22〕81号),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及时公开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监督企业公开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信息。
(五)推进污染减排信息公开。
环境保护部按时发布半年和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数据,公告《“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及每年需完成的重点减排项目,发布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进展情况信息,发布《中国环境统计年报》。
在推进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其他领域的相关工作,也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继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22年,环境保护部主要通过部政府网站、《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部公报》等媒介公开财政经费、政策法规、人事任免、科技标准、总量减排、环评审批、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监察、国际交流、突发环境事件等政府信息。
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2022年主动公开政府公文632件,发布各类信息12000余篇。部政府网站月均页面浏览量近2000万,月均访问人次近160万。部政府网站对热点环境问题、环境事件、环境政策法规等开设专题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类环境信息,方便公众网上查询。部政府网站英文版同步公开部领导重要活动及讲话、环境要闻等信息,月均页面浏览量近420万,月访问人次近11万。
《中国环境报》通过设置公示公告专版,公开环保政策法规、领导重要讲话、政府文件、公示公告、环境标准、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等内容,每周一至周五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环境保护部公报》主要刊登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保护部令、公告、通知、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重要文件。2022年《环境保护部公报》共出版12期,赠阅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在部政府网站同步刊登电子版,方便社会公众阅读和使用。
环境保护部不断拓宽信息公开形式,通过政务服务大厅、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渠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22年,环境保护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76件,全部按规定予以答复。申请内容主要涉及政策法规、科技标准、项目环评、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示范创建等方面信息。其中,以信函形式提交的420件,占全部申请的39%;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的561件,占全部申请的52%;以网站在线申请形式提交的86件,占8%;以其他形式提交的9件,占1%。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2022年,环境保护部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103件,其中针对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事项45件,针对地方环保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项58件。应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1起。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情况
2022年,环境保护部未向申请人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力度,积极做好依申请公开,加强信息公开渠道建设,规范信息的发布和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环境信息服务水平。2022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污染减排信息公开、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为重点,全面带动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将部政府网站打造成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权威信息,使环境保护部履行职能产生的政府信息第一时间在部政府网站发布。
(三)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政务微博等渠道的作用,及时、有效发布环境保护信息,加强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的准确解读。
(四)在做好主动公开环境信息的同时,积极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依法满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的特殊需求。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环境政府报告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