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25-07-07 08:53:40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提高医院绩效,依据《医

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 号)、《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卫生部《医院成本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院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的各个核算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与评价等

管理活动。

第四条成本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全面施行、分工负责、科学有效、控制合理、成本最

优化原则。

第二章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医院要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分管财务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

组,成员包括财务、信息、人事、后勤、设备物资、统计、医务、护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是成本管理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医院各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责,督促各部门落实工作任务。

(二)确定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督促提高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包括核算单元(核算科室)、核算项目及核算病种等。

(四)结合成本分析数据及成本管理建议,确定年度医院成本控制方案。

(五)确定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第六条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医院财务部门设成本管理办公室,作为成本管理

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在医院财务部门设立成本核算工作岗位,及专职成本会计岗位。医院财务部门(暨成本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本办法要求,制订医院内部成本管

理实施细则、岗位职责及相关工作制度等。

(二)归集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核算,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编制、报送成本报表。

(三)开展成本分析,提出成本控制建议,为医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和参考。

(四)组织落实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监督实施成本控制措施。

(五)参与成本考核制度的制订,并组织实施。

(六)开展院内成本管理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七)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档案。

第七条医院各科室需确定兼职成本核算员;其他职能部门需确定成本专管员。医院各科室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在财务部门(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

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完成本科室和本部门成本核算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记录、统计、核对与报送等工作。

(二)执行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落实成本管理相关规定,实施成本控制。

第八条医院成本是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消耗,其核算范围包括:

(一)人员经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医疗费、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出。

(二)卫生材料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卫生材料耗费。

(三)药品费: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药品耗费。

(四)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五)无形资产摊销费:是指按照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

(六)提取医疗风险基金:是指按照规定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

(七)管理费用:是指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医疗、科研、教学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及后勤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医院统一负担的离退

休人员经费、坏账损失、银行借款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印花税等。

(八)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公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培训费、福利费、工会经费及其他费用等。

第九条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以下支出不得计入成本范围:

(一)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范围的其他核算主体及经济活动发生的支出。

(二)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资本性支出。

(三)对外投资的支出。

(四)各种罚款、赞助和捐赠支出。

(五)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开支(科教等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

形资产摊销除外)。

(六)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

(七)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

第十条医院成本核算主要分为:

(一)根据成本核算目的,分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成本、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

1.医疗业务成本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耗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医疗业务成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费用

2.医疗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及后勤各部门自身发生的

各种耗费。不含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医疗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

3.医疗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耗费。

医疗全成本=医疗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4.医院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活动,医院各部门发生的所有耗

费。

医院全成本=医疗全成本+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二)根据核算对象,分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

1.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科室分类,以医院最末级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

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指以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

3.病种成本核算,是指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

4.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和住院床日,计算出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的过程。

第十一条医院成本核算应当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按实际成本计价、收支配比 ……此处隐藏8703个字……,手术分级管理划分,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6.会诊人次:门诊会诊和病房会诊,按照会诊专家的支撑类别,与相应专家门诊标准一致,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二)临床技术科室绩效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1.科室收支结余: 按照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医院成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科室进行医疗成本核算。收支结余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量化积分考

核。

2.相关医疗技术科室,各种检查、检验报告人次,按照不同科室、不同检查、检验项目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3.会诊人次:按照会诊专家的职称类别,与相应专家门诊标准一致,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会诊人次包括各个一级科室对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各种会诊。

4.麻醉科、手术室的麻醉台次、手术台次,不分大小,按照总台次数量,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5.输血科,按照临床供血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6.药剂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按照门诊病人处方量,住院病人处方量(或医嘱单数量),分别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7.制剂科工作量,按照制剂药品入库移交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三)医疗辅助科室绩效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1.供应室中心摆药站考核内容为,按照工作服务数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2.收款处、住院处,按照病人交款人次,病人入院人次,病人出院结算人次,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四)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包括党委、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其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内容岗位

工作任务,品质素养,劳动纪律,履行职责,工作执行力。

(五)后勤管理服务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后勤管理服务部门,包括后勤系的各个服务科室和班组。其科室、班组和个人绩效考核

内容履行职责,工作执行力,劳动纪律,素质培养,满意度调查。

(六)科研单位,绩效考核内容:

科研单位独立于临床科室以外的研究所、实验室。

绩效考核内容为:标本检验报告份数,课题研究数量(含协助临床科室完成科研课题、研究生课题的数量),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积分考核。

(七)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办法细则:

1.临床医技科室人员:

2.临床科室护理人员:

3.医疗辅助科室人员:

4.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人员:

5.总务后勤服务科室人员:

6.科研单位人员:

根据医院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和年度财务预算,依据科室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科室绩效奖金核算分配。按月绩效奖金分配,医院绩效奖金分配到科室,科室绩效奖金分配到个人:

(一)科室绩效奖金分配总额,随医院经济效益的变动而浮动,原则上医院分配总额,控制在医院业务收入的10-15%之间。其中83%用于临床医疗服务科室、临床医疗技术科室、医疗服务科室人员的绩效奖金分配,17%用于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总务后勤服务部门、科研单位的人员的绩效奖金分配。

(二)在科室奖金结构中,效益(收支结余部分)占50-60%,效率奖金(工作数量、质量等)占 40-50%。缺陷考核与分配挂钩部分在绩效奖金分配总额中兑现。

(三)业务科室绩效奖金总额=科室绩效考核分数×分配率

分配率=应分配总额÷Σ 科室绩效考核分数

(四)临床辅助科室绩效奖金总额=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管理岗位、一般工作岗位。

职务系数科主任(护士长)、副主任(副护士长)。

(五)行政管理人员绩效奖金=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院级、处级、科级、管理人员(含以工代干人员)、工人。

职务奖金系数:院长书记、副院长副书记、处长(含主持工作的副处长)、副处长、

科长(含主持工作的副科长)、副科长、管理人员(含以工代干人员)、工人。

(六)后勤服务人员绩效奖金=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处级、科级、班组长、工人。

职务系数:处长、副处长、班组长、工人。

(七)科研单位绩效奖金=岗位绩效奖金×职务系数×考核结果×出勤率

岗位绩效奖金分为:所长(主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

职务系数:所长(主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

(八)医院其他人员的绩效奖金发放办法:

1.医院、科室派出的临床进修人学习人员,按本科室统计人员岗位平均水平,由医院奖金发放。

2.医院派出的抢险救灾医疗队、三下乡医疗队,按照全员临床科室的平均水平,由医院奖金发放。

3.医院派出支援上级部门工作人员,按本人在院标准奖金发放。

4.各类出国进修学习人员,未在医院上班期间,不参加科室绩效考核,不享受医院、科室的奖金分配待遇。

四、科室二次奖金分配的管理办法:

(一)严格执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医院分配到科室,科室分配到个人。科室奖金分配由

科主任负总责,科室管理小组集体参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针。

(二)科室奖金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充分体现岗位、技术、风险责任、工作效率及管理等各种因素。

1.按效率分配大于等于 70% 。

内科系统充分体现门急诊人次、开住院票数、出院人次、会诊人次、诊疗人次等。

外科系统必须体现门急诊人次、开住院票数、出院人次、手术人次、诊疗人次等。

2.按技术分配(职称、职务、岗位)小于等于10% 。

3.管理(科内兼职等)小于等于 10% 。

4.其他(夜班费,加班费等)小于等于10% 。

(三)合理确定医、护、技的分配比例,尊重各类管理人员的分配权限,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制定明确的奖惩细则。

(四)科室在分配时,科室基金提留比例不得超过科室奖金总额的5%。由计财处统一管理,科室有支配使用权,但必须执行科室基金管理使用规定。

(五)科室奖金分配方案,必须上报并在计财处备案,科室分配时要严格按照科室指定的方案执行。

(六)科室奖金分配明细表,必须自医院发放之日起一周之内交回。

对科室分配违背上述原则,仍按平均主义、或单纯按某一要素进行分配的科室,医院暂缓对其奖金发放。

五、附则:

1.本办法从xxxx开始试行,各级各类人员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逐步完善细化。

2.科主任、护士长岗位补贴,各科室门诊、病房的会诊费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不再单独核算发放。

3.行政后勤人员的奖金核算,不再采用全院平均奖的计算办法。

4.本办法由医院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