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篇一化学与环境保护存在着紧密联系,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状况,采取巧妙的方法,将环境意识和化学知识巧妙、适宜地结合起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环境保护教学寓于化学教学之中。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环保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内容融进环保素材
新课程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约占30%,教师要在讲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添加与环境保护有关内容,寓环境教育于化学知识教学之中。在讲授“空气的成分”一节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空气大约为12m3~16m3,空气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接着列举空气污染的典型公害事件:1952年冬,伦敦天气阴冷潮湿,家家烧煤取暖,空气中SO2浓度增大,由于无风,烟雾下压,多天不散,许多人出现了胸闷、喉痛,年老体弱者死亡4000多人。
为了让学生对空气污染有一个更真切的认识,笔者组织了一个小调查:你有多久没有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了?最近一次看到是在何时何地?没有看到星星的原因是什么?看到这些问题学生们都很兴奋,纷纷表示很久没有看到城市天空中的星星了,而乡村的夜空是星星的乐园。紧接着就组织学生开展“空气污染物来源”的查找活动,同学们积极准备,热烈发言,最后总结出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上化学燃料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SO2、氮氧化物、粉尘等;汽车尾气的排放;农垦烧荒,树叶、麦秸、垃圾的焚烧;建筑 www.paomian.net 工地上的扬尘;家庭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二、延伸课本内容提高环保意识
化学教师应该抓住课堂上的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将其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讲授“水和溶液”一章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匀及严重污染情况,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在课堂上引用大量数据。地球上的水,总量估计有2×1018吨,其中海水占97.2%,冰山、冰川占2.15%,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0.65%左右。我国水资源排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随着人们用水量的日益增加和严重的水污染,占陆地面积60%的地区已面临淡水不足的困境,缺水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同时,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地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有关数据,并要求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紧接着进行“我的节水小窍门”的交流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提出各种节水、护水的'小办法,例如,洗衣服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洗菜的水可以冲厕所和拖地。
三、规范实验操作养成环保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要有效地结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许多化学实验,生成物中都有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生成,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环境污染。所以在实验时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化学实验大多数是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定性探究物质的性质,药品的用量不影响反应结果,所以在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提倡化学药品用量的微型化。微型化实验不仅节约药品还减少污染。同时,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合理安排实验顺序,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例如,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碳一经产生就是连续的,所以,提倡学生制取气体之前,做好收集气体和探究气体性质的准备,实验一气呵成,减少药品用量,降低污染。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对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教师指定的容器里,能够回收的,尽量回收。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联系生活实际争做环保主人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交流。例如,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禁止使用方便袋”,教学中可以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为什么要禁止使用方便袋,方便袋“不方便”在哪里,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在使用,当你看到你的家人还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时进行劝解了吗?再比如,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低碳生活。针对这个话题,教师和学生都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了反思,例举出自己和家人低碳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通过这些时尚话题的讨论,使学生们知道环保离人们生活并不遥远,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是与人们息息相关,同时借助学生对家人进行宣传教育,为全社会的环保教育做一点贡献。要从点点滴滴入手,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还要将其付诸行动,从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张纸做起,最终成长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一个自然人。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篇二【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视,同时也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实验案例,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与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新课程的落实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标准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教学正是体现其实践性的主要手段,新课程标准的实行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也因此成为了化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程标准理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将实验作为验证课本知识的一种手段,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以演示为目的,这样虽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由于学生通常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之中,因此在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学习兴趣也不计较缺乏。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让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验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初中化学教学让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而实验教学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知识灌输教学策略,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以及学习化学课程的'现实意义,拉近化学学科与学生间的距离,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较多的应 ……此处隐藏1079个字……思路、最终结论为基础展开讨论。一方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并提高其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错误与偏差,并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汇总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十分重视,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化学实验教学还需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堂交换给学生,减少知识讲解与操作演示,同时避免对实验做出过多的规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听取他人意见并发表自身见解,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自然也就会发生改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相较于传统实验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要想将新课程标准理念有效的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创新心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康金泰.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探索[J].学周刊,2016,(07):35.
[2]李君明.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5):71.
[3]姚占军.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艺术[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02):66.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篇三新时期,新课改主要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目前,新课改的理念正全面渗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所以必须改变现行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才能与新课改理念相符。所以说,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出来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是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由于初中化学学习中的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入手,因而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对于初中的化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初级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化学特色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重视兴趣培养,克服畏难的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为主要,要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化学教师就要采取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就可以让学生提高潜在的学习能力。作为一个化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讲解氧气的制作和收集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正确的示示范出试验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实验后留下的产物。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经有的化学知识去推算出正确的方程式,或者去寻找更多的氧气收集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到化学知识里。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让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也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转换成教学资源来传递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的生活变成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联想生活中每处存在的化学知识现象,然后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我们还需要通过学习之后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可以营造出一种非常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更重要的是利用此方式来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对化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自动的都投入到化学的`学习兴趣中来,这就是我们教学者都想看到的现象。
2.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优质课堂的保证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研究,学生们在欢快的学习环境中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同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作为新的教育形式之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时刻要知道自己负担和培育新苗的任务,呵护花蕊的神圣职责。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同时要给出激励的肯定,要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放大,让学生敢去想,并且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有更好的提高和效率。在教学中更要采取一些适合青少年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创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切切实实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学生素质才能够真正的全面提高。对于每一个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就需要设置出不一样的问题,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如果老师引导不当,就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厌学心理、逆反心理等,就会自暴自弃,成绩就会学来越不好。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讲解多少,而在于要适中,适当。一个精确而适时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脑海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巧妙的提醒就可以让学生恍然大悟。这就需要教师在可备课辈前多下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欢快和谐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放松,并更加专注,这才是优质课堂的保证。
3.优质教学方法指导,贯穿整个教学
不容置疑,现代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教学的效率,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才能做。对于中初中化学课我们来说,我们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其实,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精讲,就是也要根据教材内容,更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要做到精讲,前提是教师要精心选好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一定要精选出典型的、具备指导意义的题作为范题,要从方法步骤进行,从解题思路入手,将难度高的习题分解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逐块分析。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唯一途径,更要练到点子上,要挑选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刿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并且达到真正的掌握知识、还可以举一反三的目的。成功的初中化学教学手段还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来亲自设计并完成试验,也可以把某一堂的演示实验直接让学生操作做,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好的方法一直会贯穿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并营造和谐欢快的教学环境,以及优质教学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学生化学成绩。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