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新版多篇】

时间:2025-05-14 08:53:17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新版多篇】

【前言】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机器人的定义;

2、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3、认识机器人的分类。

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带给学生们一把进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钥匙。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团体协同决策能力,完善自身素质。

(二)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破除学生对机器人的神秘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本节课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教师先播放一些视频、录像等(不同时期的),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然后请两个学生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机器人的样子及其功能等;再请两学生说说不同时期的机器人的差别(外观和功能上的);最后再逐步的引导出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及分类等。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让学生破除机器人的神秘感,归纳总结出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启发其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

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启发创新。

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中让学生自己归纳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学生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视频及录像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和我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些视频剪辑(播放视频及录像剪辑)。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回答出机器人)

(二)任务驱动

师:那他们为什么叫机器人呢?

生:先让学生分组各自阐述自己的看法,再将每组学生的想法收集并总结后发言。

师:老师给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适当时候可以给予回答正确的学生及组以奖励,培养其学习积极性)

(问答互动式,但要注意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好好学习这门课将来你们也可以让机器人为你服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事情我们不能去做,但机器人可以做?(举例说明)

生:自由发言。(以下类似问题逐步引导)

(三)小结

1、总结本节课程的内容。

2、互相评价交流,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学生通过这次课程了解了多少相关知识,是否对机器人的定义、发展等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未来教学做好铺垫。)

3、课后任务收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素材。

三、教学总结

1、视频、录像导入课堂。

2、利用视觉的冲击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提问的互动式教学,了解学生思想里所想的事物,给予肯定并逐步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其大胆创新。

4、在教学中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团体决策能力等,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

教学总结:

在上课之前,我先从网络收集并准备好的“素材”,在网络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机器人的趣事,学生就显得相当感兴趣,这种方式比较贴近生活的实际,所以学生说起来也相当热烈,争先恐后地向全班学生讲述,内容自然而然地也围绕着机器人展开。之后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来说一说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有不同的形状结构,有程序控制,能自动工作,有行为功能,能自动执行一定的动作,并请大家给它们进行分类(小组竞赛的形式)。所以说起课文的插图也就事半功倍了。最后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自学课件中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在这篇文章,并进行小结发言。这节课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1、播放机器人小品片段视频后,学生想说些什么的时候,我没有去引导学生,以致于学生的回答与我设计此环节所想象的有些出入。

2、在课堂开始之前,没有设置好的教学引入。

3、学生达到了一个热烈的情绪。没能及时引导他们,课堂有点过于热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写字板、阅读欣赏

教学程序:

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一字多音。

1、学生读一读各组词,注意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

2、查找工具书,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积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读一读与“勇气与正义”有关的成语。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三、写字板。

1、学生发现写字板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写的时候应该重点留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四、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难字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4、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5、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关注世界儿童)

学习程序:

一、提前布置。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反映世界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文字、视听资料。

二、主题班会或出板报。

1、分组推选口头或书面汇报的学生,完成任务。

2、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质疑,展开互动。

三、活动小结,布置习作。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习作写信)

学习程序:

一、明确习作要求:

1、回顾活动过程。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把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困难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讲评习作)

学习程序: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交换习 ……此处隐藏4353个字……准备的科技新闻。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2.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广告乱改成语。

5.小结:注意区分同音字。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用“网”组词,引出主题“国际互联网”,欣赏图片,将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哪些问题(出示):

预设:(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2)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3)国际互联网有哪些用途?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探究这些问题。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

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朗读

过渡: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师: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师: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师:“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2、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四、教师小结

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介绍了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纵横交错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构造神奇

极大方便

信息快捷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新版多篇】范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新版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