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教案范本范本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
一个人拿着矛和盾的图
我的矛 我的盾
物莫能陷也于物 无不陷也
锐利 戳得穿 坚固 戳不穿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2【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父字头、人字头四个偏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
3、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复习生字(渗透植树造林的意识)
2、出示小树图片: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小树说吗?
3、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注意轻声);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
4、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第1自然段:
师: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
⑴学生找到这句话,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⑵读读这句话(师范读,注意停顿)。
⑶说话训练:我家门口有_____。
2、第2自然段:
⑴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⑵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媒体(北风的声音)
①冬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②指导学习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说说爷爷是如何给小树穿衣裳的?(用绳子把小树绑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小树着了凉……)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⑶指导学习句子:小树不冷了。
⑷练习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想想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
⑸讨论: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
⑹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愿意读?(指读)同学们听见了吗,他不但把句子读得真通顺,也把语气读出来了。大家像他这样也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语气来。)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3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按笔顺写字,熟悉部首的名称,并能正确判断汉字的部首。
2、正确填写词语,并积累、巩固。
3、练好钢笔字,写好独体字。
4、熟记8个成语,读背《三字经》的节选内容。
5、训练学生劝阻不文明行为用语技巧。
6、学写毛笔字,掌握“横”的运笔方法。
教学重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1教案
写字、说话
教学准备:
投影片、卡片
拟定课时:
四课 ……此处隐藏880个字……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5教学任务:
1、学习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蒸融 徘徊、旋转 挪移”等词语。
2、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情感的朗读课文,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3、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无奈惋惜和不虚度此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检查自习
1、揭题
⑴、 板书课题:匆匆(提示不要匆匆忙忙的写漏掉了一点)
⑵、 围绕文题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在匆匆?
2、了解作者:
⑴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作者信息
⑵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倾听配乐诵读,要求:边听边记,边听边思考,凡是书上你认为时间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2、课文主要将什么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蒸融 徘徊、旋转 挪移”
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2、自己读一遍。
3、指名读
4、有不同想法吗?
5、(特别指出:旋转的转,改变方向的时候读
6、zhuǎn。读zhuàn而围着一点,可以组成什么词?)
7、“徘徊”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理解词语的方法:猜词法、查字典等)
8、“蒸”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注意姿势。
9、指名屏幕上的读句子。纠正全班齐读。
10、 “确乎”可以换成哪个词?(提示用换词的方法也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领悟情感。
1、想一想;文中哪些语句写出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呢?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令你深受启发的句子,找到这样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可以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3、指名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同学们非常了不起,能从课文中看出这么多道道来,而且也听出了散文的特点。能让你感受到的时光匆匆而逝的句子遍布全文。这就是散文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神聚。
五、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1、以第一段为例,指导读书方法。(出示句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
⑴第一段谁读懂了什么?
⑵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⑶师生互动,读议结合。带着体会有情感的朗读文段。
⑷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迁移运用。
3、迁移运用,自主阅读
⑴学生默读2—5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细读并批注。
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情感,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⑶朗读句段。
六、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今天学得非常出色,也给老师带来很多启发,我们更感慨时光流逝,让我们共同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2、提出问题,为进一步研读做准备。
3、布置课后作业
⑴有情感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⑵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文、名言、警句。
⑶选择下面的一个内容写一写。
l按照课后的第三题要求写几句话。
l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6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光?谁能介绍一下自己对这些光的了解?
2、导入新课,就课题质疑,师生整理归纳。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勾画有关句子。
4、通过对比,了解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激光。
★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通过“是激光”的三次重复,增强了语势,强调了激光的“神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自读自悟,互动交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了解小标题的作用。
2、确定目标,导学引路。
就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确定教学内容,师上生共同确定学习方法;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解字词,勾画说明激光特点及用途的语句。
◆再读课文,品词析句,加深理解,了解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相机了解分号的用法。
◆小组交流,互相补充、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强调激光的特点及用途,以体现其神奇。自评、组内互评。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自读自悟,互动交流
1、运用上节课学习方法自学另外两方面内容。
2、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4、变换角色,自我介绍——“激光的自述”
要求: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讲明激光的特点、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听众可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自述者进行补充说明。
5、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课文。
2、猜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激光还会有哪些用处。
三、体会分号的用法
1、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2、体会分号的用法:分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3、找一找本课及其他课文中带有分号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设计:
激光
最亮的光
最快的?
最准的尺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语文教案范本范本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