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5-13 08:53:32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

【摘要】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和基本掌握用扑克牌算“24点”的方法,能根据4张扑克牌上的点子数,选择计算。

算方法和过程,算出“24点”的结果。

使学生经历学习、计算得数“24点”的过程,了解通常可以用不同的牌算出24点,相同的牌可能算出“24点”的不同方法,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等品质,发展学生数感。

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合作、交流算法,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感受计算游戏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四张扑克牌算“24点”。

教学准备:A-10的扑克牌。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激趣引新

同学们,瞧,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什么?你对扑克牌有哪些了解?课前,就让我们跟着水木宝宝来了解一下扑克牌吧。

同学们扑克牌的搭配千变万化,可以玩很多种游戏,你们知道今天咱们要来玩什么吗?算“24”点。你知道24点是怎么玩的吗?

可以利用几张牌?其中的A看作1。

每张牌只能用1次。

用加减乘除进行计算。

最后得数是24。

你能从这些牌中拿出几张牌,算出24点吗?

小结:刚才有的同学拿出2张牌算出24点,有的同学拿出3张牌、有的拿出了4张。看来要算出24可难不倒大家。

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拿的。快,有的同学却算的慢呢?算24点有没有什么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计算24点的方法上。

复杂的问题,要从简单的研究起。

新手任务,对对碰

师:拿两张牌,刚才同学们拿了哪两张牌?你是怎样想的?

也就是说当同学们看到4的时候就想几?(板书:4×6=24)

是呀,4和6是算24的一组黄金搭档。

看到8的时候又想几呢?(板书:3×8=24)

3和8也是算24的一组黄金搭档。

师:现在你看到了几?只要想几?

小结:4和6,3和8是两组好搭档,算24点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它们。

升级任务,凑凑乐

(一)活动

刚才我们是随意拿牌算出24的。如果现在老师规定拿3张牌,你行吗?动手拿一拿。

生反馈。你拿了哪几张牌,是怎样算的?

小结: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出了很多的办法算出24点。下面就请同学们把牌放到最前面,让我们静下心来观察,你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啊?

这个算式中有几?只要想几?这个算式呢?这些算式都是想了黄金搭档。

这些算式呢?多了就减去,少了就添上。

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去多补少法。

(二)巩固练习

同学们,现在像这样给你三张牌,每张牌用一次,通过加减乘除你能算出24点吗?

第一组:2,3,4

你看到了几,要想几?

看到3,想到三八二十四,2×4=8,

看到4,想到四六二十四,2×3=6

看到2,想到2×12=24,三四正好是十二。

小结:总而言之,这些方法都是用连乘来计算的。算24点的时候,可以想想能不能连乘。

第二组:3,8,9

你是怎样想到的?

看到3,9和8凑不出8,不行。

看到8,找3,9÷3=3。8×3=24。这里的3是算出来的3,不是题目中的3。

第三组:10,5,9

这一组中,没有黄金搭档中的数,那么我们怎样算呢?可以用去多补少的方法。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认为怎样能算出24点呢?有没有经验分享?

小结:看来在三张牌中,如果有2、3、4、6、8这些数,我们可以优先考虑黄金搭档法,如果不行,或者没有这些数,我们就考虑去多补少法。黄金搭档法和去多补少法都是可以的。那么这两种方法有没有优劣呢?咱们继续来研究。

挑战任务,提升技能

(一)尝试探索,理清思路

大家已经能用三张牌算出24点了,四张牌你们能算吗?

出示:1,2,5,8。怎样算出24点。小组交流。

这个同学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他看到了几?想几?

虽然题目中没有4也没有6,但是咱们凑出了4和6,是啊,当四个数计算时,咱们还要注意有没有这样隐形的黄金搭档呢!

小结: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经验想和同学们分享?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3×8=24.也可以想2×12=24,还可以利用隐形的黄金搭档算出4×6=24。

同学们咱们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式子来计算24点,其实归根结底都是运用了黄金搭档法。

(二)练习巩固,灵活运用

下面,我们就来1分钟抢答,看看同学们能想出哪些方法?

同学们听,他是用什么方法来算的?

4、5、7、8

2、4、7、9

2、6、1、8

你有什么心得?

看来要快速还是运用黄金搭档法几率高,咱们可以优先考虑。

终极任务,能力比拼

播放视频。六人一组,将牌打乱,任意发四张牌,谁先算出24,获胜,牌就归谁。如果算不出,则换牌再算。

每一组哪些同学获胜了,分别赢了多少牌?老师采访你一下,你是怎样算的这么快的?与没有什么秘诀。

五、全课总结

(一)回顾总结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是呀,这节课同学们不断挑战自我,不仅算出了24,还发现了计算24中的这些小秘密呢!

(二)你知道吗?

提问:那么为什么人们算24,不算18、36等等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注意:你们知道为什么咱们玩的这个游戏叫24点,不叫20点或者23点呢?

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果从A~10(40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715种不同组合,其中有566种组合可以算出24点。

24可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24,一天有24小时,就有了24计时法,24节气等等。数学知识不仅有趣还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家陈省身说:世界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202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此处隐藏6738个字……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进了一批水果,请大家帮忙整理整理。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1)。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0=)

(3)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4)学生汇报,教师动态呈现口算方法,理解口算算理。(课件演示)

预设:

方法一:把10盒橙子分成两份,每份五盒,分别算出五盒的橙子数,再把两次算得的数加起来。

5×6=30,5×6=30,所以30+30=60(个)。

方法二:10盒橙子,可以先算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

6×9=54,54+6=60(个)。

方法三:先不看10上的0,先1×6=6,再在结果后加上0,所以6×10=60(个)。

(5)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口算方法。

2.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1)PPT课件出示计算下列各题。

5×10=9×10=18×10=40×10=

(2)指名汇报各题口算方法。

(3)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原因。教师提示:灵活选择口算方法。

3.深入探究,延伸算理。

师:同学们对橙子数的计算比较准确,而且思路清晰,下面让我们来继续整理苹果的数量吧!

(1)PPT课件出示主题图(2),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列式:12×20。

(2)想一想:12×20应该怎样口算呢?

引导观察主题图,思考多种方法。独立想一想,小组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并写板书)

三、课堂总结,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巩固提高,练习运用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1,2题。

小组比赛,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他的口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1)6×10=60(个)(2)12×20=240(个)

6×9=5412×2=24

6×1=624×10=240

54+6=6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通过直观的情境图,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算法,再通过练习,优化算法。

[不足之处]学生的自主性不强,设计中以学生的探究交流为主,但是教师的引导过多,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综合能力没有体现。

[再教设计]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3课时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提高理解算理的能力。

3.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理念。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谁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口算方法来试一试?

1.(PPT课件出示)口算8×10=()我是这样想的:

口算20×3=()我是这样想的:

2.一分钟速算。

10×5=35×2=210×4=16×5=

14×6=30×3=280×2=330×3=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完成有关口算乘法的一些练习。

二、目标练习,巩固理解

1.基础练习,完成教材第43页~45页练习九的第3,4,5,9题。

(1)第5题:完成第5题,看谁算得快?

鼓励算得快又对的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巩固对算理的理解。

(2)第9题:学生通过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3)第3,4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找出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6题~8题。

(1)PPT课件出示第6,7题,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有理有据的进行表达。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第8题,夺红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3.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0,11题。

(1)第10题,行程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学生独立解决(1)(2)两个问题。利用豹子和羚羊之间的速度差乘追及时间等于追及的路程这一关系式解决问题(3)。(学生集体讨论,选择性拔高)

(2)第11题,时间问题:1小时=60分,1天=24小时。

分析题意,理解隐含条件。

4.思维训练,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12题。

(1)引导学生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1)。

(2)提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三、拓展练习,升华提高

小组出题,互考互评。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的综合练习

16×5

10×5=506×5=30

50+30=8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题中出现隐含条件,教学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数量关系式模型,进而通过交流,掌握这一数量关系。

[不足之处]理解“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练习题第10题第(3)题的基础,也是难点,部分学生理解得不透彻。

[再教设计]可利用课件动态模拟豹子和羚羊1秒钟后距离相差了多少,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速度差,也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